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大事年表 | 最近更新 | 站内搜索 | 新浪微博:@厦门市太平岩寺
电话:0592-2048015 传真:0592-8127339 邮箱:tpys_0592@qq.com 微信号:taipingyansi
佛学问答
 
我学佛很用功,但其他人却说我越来越没人情味了,这是为什么?
来源:太平岩寺 更新时间:2012/6/2 9:43:00 阅读:1

  问:我学佛很用功,但其他人却说我越来越没人情味了,这是为什么?

  答:这大概是因为你只顾自己“修行”,而忘记了身边的人。

  修行是什么?就是修正错误,努力行善。通过修行,提升心性,得智慧,具大慈悲心、博爱心。如果越修越冷漠,则是偏离了方向。

  佛教徒除了自身用功修行外,应该学会关爱身边的人,不能因自我修行,而淡漠了他人。

  修行要成就,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智慧资粮,一个是福德资粮。

  就智慧资粮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定、慧的修持来积累,而福德资粮的积累,却必须以众生为助缘而获得。佛经中说两种资粮,如同车的两个轮子一样,缺一不可,所以修行不是将自己封闭在黑屋子里,就可以完成的。在菩萨行的六度中,要求我们通过对他人行布施,自身持戒清净,能在人群中修忍辱,来培植我们的福德资粮

  对此,大乘佛教特别强调修行人与众生的关系,成就佛果与利益众生的关系,《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花果。”本着这一理念,修行绝不是无视身边众生的存在,它必须是以利益众生,作为自己修行的前提,这才是大乘佛子的正确修行宗旨。

  事实上,佛菩萨都是悲心深重,度众心切,最有人情味的博爱者,绝不是薄情寡义,只求自我解脱的自了汉。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虎园路2号万石植物园内 中文网址:太平岩寺.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闽(2022)0000011 闽ICP备19021265号-1
电话:0592-2048015 邮箱:tpys_0592@qq.com 微信号:taipingyansi
Copyright 2010-2023 太平岩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