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大事年表 | 最近更新 | 站内搜索 | 新浪微博:@厦门市太平岩寺
电话:0592-2048015 传真:0592-8127339 邮箱:tpys_0592@qq.com 微信号:taipingyansi
佛学问答
 
‘见性成佛’这句话怎么理解?
来源:太平岩寺 更新时间:2012/10/10 6:03:36 阅读:1

  ‘见性成佛’这句话怎么理解吗?

  ‘见性成佛’这句话并不完整。应该说,‘见性’是成佛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足条件。因为成佛必然见性,见性未必成佛。理由是:

  (一)‘见性’就是指明见诸法性空之理,‘性’指人和万物的本性。这种本性就是空性,如六祖《坛经》所说:‘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这种‘见性’成就,在见道位就可以获得,见道也称见真性之道。但见道只能破断见惑,断不了深层的修断烦恼、所知二障303,要成佛,在见道的基础上还要经过十地304修道。

  (二)‘见性’的‘见’是指智慧正见,它只是成就佛的断、悟智慧法身的因缘,而不是报身、化身的因缘。所谓成佛,不但要有断、悟法身成就,还必须要有报身、化身成就。这报、化身的因缘是施舍、持戒、修忍等广大利益众生的福德资粮,如果修不够色身因缘福德资粮,虽然见性,也永远成不了佛。这是一切大乘经论所持的同一观点。

  (三)声闻、缘觉二乘305的证道者,也能得到见性成就,否则就成不了四圣果。但如果二乘人要成佛,还必须从大乘资粮道修起,修得福慧双资粮圆满后,才能成佛。所以说,‘见性’只能成半个佛。修福慧二种资粮,成就佛的色法二身,这是大乘佛教的共同规律。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虎园路2号万石植物园内 中文网址:太平岩寺.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闽(2022)0000011 闽ICP备19021265号-1
电话:0592-2048015 邮箱:tpys_0592@qq.com 微信号:taipingyansi
Copyright 2010-2023 太平岩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