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出土于新疆和田地区的约公元5世纪前的梵文文书残片近日被破译,意味着古老于阗保存着更为古老的佛教经文形式。
“这仅仅是开始。今后将会有更多古代西域出土的佉卢文、梵文、古于阗文,以及其他西域胡语文献被陆续破译,一部更为深刻且生动的西域历史将呈现在世人面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弟子、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段晴是目前国内在研究古典梵语、中古伊朗语方面颇有建树的专家,她在近日启动的“新疆丝路南道所遗存非汉语文书释读与研究”开题会上表示,“这是我国首次对丝路南道的古代西域非汉语语言文献进行全面整理。”
据悉,“新疆丝路南道所遗存非汉语文书释读与研究”已经被确立为“201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由北京大学、新疆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田地区文物局共同承担,下设三个子课题,即楼兰-鄯善古国考古发现的佉卢文文书的释读研究,新出土于阗佛国于阗文等文献综合研究,新出土于阗佛国梵文佛教文献及其他西域胡语佛教文献的综合研究等。
破译梵文文书残片的北京大学博士生萨尔吉表示,残片是古于阗梵语《宝星陀罗尼经》,其年代应该不早于公元5世纪,《宝星陀罗尼经》是大乘经典中的“大集部类”,是大乘佛教密教的代表,它的发现再次证明古代于阗应是大乘佛教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