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7日,纪念六祖惠能示寂1300周年大会在“禅宗祖庭”广东省韶关市南华禅寺举行。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高僧大德和佛教界、社会各界人士约2000人参加了大会。
中央媒体禅宗文化“祖庭行”活动采访团继今年3月19日“南华诞”之后第二次赴韶关展开采访,本次采访活动由中国民族报社和广东省韶关市民族宗教局联合发起,旨在借助文化节的平台作用,发扬六祖惠能大师的思想和精神,弘扬禅宗文化,进一步把文化节办成精品,办出特色,把所在寺院建设成为中国禅宗修行的楷模、研究的中心和交流的窗口,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做出更大的贡献。本次采访活动也为本报联系组织的中央媒体祖宗文化“祖庭行”活动划上圆满句号。
纪念六祖惠能示寂1300周年暨2013广东禅宗六祖文化节(韶关)系列活动也相继启动。活动立足于“禅宗祖庭”的特殊地位,举办了“慧海禅灯”大型书画展、“祖印重光”重建六祖殿落成典礼暨万众瞻仰六祖真身、“坛经智慧,幸福人生”佛学讲座、韶关素食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内容丰富,亮点突出,异彩纷呈,吸引了近15万游客、信众参加。
韶关自古是钟灵毓秀之地,是佛教传入较早的地区,高僧辈出,名刹众多,佛教文化底蕴深厚。南华禅寺始建于公元502年。公元677年,六祖惠能驻锡南华,中兴寺宇,开创南宗顿悟禅法,弘法37年,使禅宗成为中国佛教主流宗派。六祖惠能将印度传入的佛教中国化、平民化和现世化,开创了极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因此他与孔子、老子并称为“东方三大圣人”,被欧洲学术界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惠能示寂后,其真身供奉于南华禅寺,南华禅寺因此被尊奉为“禅宗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