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援助海地共和国地震灾后重建任务圆满前,法鼓山慈善基金会于2013年10月16至19日,造访当地青少年职业学校、街头学校以及儿童医院等多处重点救助单位。率直天真的少年及儿童们,则用露出洁白牙齿的微笑,展现心中的热情,欢喜迎接来自友邦中国台湾的义工。
法鼓山慈善基金会表示,在海地首都太子港发生震灾急难后,除了支援民生物资、医疗器材,该会更秉持尊重当地文化的学习态度,安抚受难民众的心灵,陪伴走出灾后阴霾。此外并实地访察灾区关键需求,将重建目标贯注在环保及教育质量的提升,期能透过教育来延续对于受难地区的关怀。
因此法鼓山在海地进行“安心、安身、安家、安业”的救援步骤时,也特别考量灾区民众的需要,全力扶助当地职业学校与街头学校的设立,提供重建校舍、开办课程所需经费,并添增课程教材及节能、净水等设备,受惠对象则以灾后成为孤儿、弃儿或是成长环境处于劣势的青少年为主。
前往访视这群学生受教现况的义工关正仪说,能在灾区最需温暖的时刻,协助将各界的善心,通过法鼓山传递到此,并看到同学们如今可在安全的教室、稳定的生活当中,乐于学习世界新知,通过扎实的教学与实作,拥有一技之长,进而提升生活的品质.令义工们同样感动。学生们展露出的笑容及自信,则是她终生都难忘的温暖回忆。
一名护理科二年级的女学生开心的说,家中有七名成员负担很沉重,非常感谢从台湾来的捐助,帮她重拾就学的机会,由于学校的实习新制,让她现今就能到医院应用所学,开拓宽广的视野,而她也肯定地表达会好好珍惜得之不易的学习时间,寄望自己成为海地最棒的护士,爱心关怀每位患者。
自海地2010年1月发生伤亡惨重的震灾后,法鼓山汇聚各界的慈心善念,配合政府规划共同完成专案募款,并结合NPH、NPFS等国际慈善组织的力量,开展长期的心灵关怀与重建协助,如今在海地少儿们的笑容当中,已见初步的成效。法鼓山也强调未来仍将秉持大关怀的教育理念,为每一处需要温暖的角落燃起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