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当地时间2014年3月19日下午5时,河南嵩山少林寺方丈永信法师一行抵达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与诸位教授及学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其间,永信法师作了题为《佛教实践中的功夫与禅》主题讲座。耶鲁大学教授Tucker、美国太平洋大学宗教系主席Tanya Storch教授、亚利桑那大学教授吴疆,少林文化代表团及伯克利分校的教授及师生出席讲座交流会。
讲座伊始,永信法师对北京大学人文高等学院院长杜维明教授夫妇表示感谢,因为他们的牵线搭桥,促使此次交流活动得以顺利进行。随后,永信法师向在场的听众们讲解了少林寺的历史及少林文化传承,并以自己在少林寺三十余年的经历为例,从“恢复传统,延续传承,发展空间”、“在保护中交流、在交流中传承、在对话中弘扬少林文化中的价值”、“正名、定位:厘清被混淆的概念”、“保护少林文化传承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这四个部分,向大家讲解了传承少林文化的作用与意义。“三十年来,少林寺以慈悲、理解、忍辱与包容,积极回应现实,让宗教文化传承更多地展现出当代人类价值,借此使得宗教信仰的权利、环境和机制,持续得到改善”,永信法师如是说。
永信法师谈到,我们说的功夫与禅,本质上是如一的。禅与拳皆为降服自心的有效手段,但无论修习少林功夫还是参禅,都要与佛教信仰、道德生活、特别是日常持戒修行结合在一起。“禅武合一”,不是简单说,练武和打坐结合在一起。也可以说,当少林功夫成为佛教禅宗的一个方便法门,实际上打破了佛教禅宗令当代人疑惑的神秘性,从而为普通人开辟了一条通过身心合一的次第训练,步入明心见性的内在超越的大道。这条慈悲平等的人生成就之路,正是佛陀所开创:众生皆有佛性,只要破除无明障碍,人人皆可成佛。
在讲座的最后,永信法师向大家讲解了功夫和禅修实践中的方法:法脉相传;亲身实践;持之以恒;制心一处;无念为住;般若空性。最后,永信法师总结道:“少林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代表,已经成为各国人民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少林文化作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人类。少林寺将继续通过开展国际间的文化交流等活动,向世界各地人民弘扬中华文化、传播少林文化。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这所令人向往的世界名校参加这场文明对话,时值加州‘嵩山少林寺日’十周年庆典,我深感荣幸。”
Tucker教授认为,少林文化注重实践,注重保护与传承,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她希望少林文化能保持其原创性、唯一性、传承性,为世人提供更大的精神价值。
吴疆教授认为,永信法师和少林寺一直致力于延续和恢复传统文化,通过法系传承、文献连接的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少林文化的传承;少林禅修注重真修实练,这是非常好的方式,然而面对一些修行的缺失、本真的危机,如何保证文化的真实性,值得每一个人去思考。
Tanya Storch教授认为,少林寺注重保护少林文化传承的完整性,非常有必要,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她向永信法师发问:“少林僧人的修行有几种阶段呢?”永信法师答:“僧人们的修行,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随师,要接受师父的指点,若没有随师,通过大量背诵经典也可以;二是自己去实践,如通过禅堂集中修行,或通过苦行,如住茅棚、山洞等,或通过冥思苦想,感悟自己所学,追求智慧和开悟;三是弘法利生阶段,为众生解惑,为众生服务。”
互动交流环节,场下听众积极发问,永信法师一一作答,现摘录几条如下——
听众:少林寺的僧人有哪些修行方式?
永信法师:对佛教徒而言,依止师父非常重要,还要向更多善知识参学,根据个人条件选择不同的修行法门。有些人选择佛教内观,有些人选择诵经持咒,有些人选择念佛法门,有些人选择禅宗法门,以默照、参话头为主。有些人一生只选择一种修行法门,有些人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修行法门,目的就是“心往一处想”,最终获得究竟解脱。
听众:我曾练习过内功,受益匪浅。习练少林功夫有什么作用呢?少林功夫中也有站桩功吗?
永信法师:习练少林功夫很多功用,如强身健体,自卫,缓解精神疲惫,改变不良生活习性等。少林功夫有站桩功,这是一种基本的功法。中国文化中提倡天人合一,通过站桩功能打通天地,对小周天、大周天的疏通亦有积极的作用。人的很多疾病皆是因为气血不通,通过习练少林功夫,能活络气血,有效地降低疾病产生的几率。
听众:我是郑州人,目前在伯克利学院就读,在网上看到少林寺商业化的相关报道,不知少林寺如何应对少林文化真实性与本源性所遭受的挑战?
永信法师:目前,全球化趋势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家都在寻求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方式,乃至不同的信仰。于是,一些对原有传统文化的挑战行为不断出现。在这种情况下,少林文化被泛化,被曲解。1994年,少林寺就开始对少林品牌进行保护;2002年,少林寺积极申请少林功夫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到现在,少林品牌得到了积极的保护。我们会积极努力,使得少林僧团能保持其传承性和完整性,保护好少林文化传承的源头,这是我们最需要注重的工作。(文、图:邹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