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大事年表 | 最近更新 | 站内搜索 | 新浪微博:@厦门市太平岩寺
电话:0592-2048015 传真:0592-8127339 邮箱:tpys_0592@qq.com 微信号:taipingyansi
佛教常识
 
佛教果位是什么意思
来源:太平岩寺 更新时间:2014/5/21 8:02:27 阅读:1

  果位就是指修佛时能够达到的境界。在小乘佛教中总共有四个果位,它们是阿罗汉、阿那含、斯陀含和须陀洹;在大乘佛教中共有三个果位,即佛、菩萨和阿罗汉。

  小乘佛教认为,在现世之中只有一个佛,这个佛就是释迦牟尼佛;而大乘佛教却认为众生都有佛性,每个人都可以成佛,而个人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佛。

  小乘佛教中的最高果位是阿罗汉,小乘佛教中的圣者不求成佛,只求能够进入涅槃的境界,然后在涅槃中安住,不再去度化众生,所以不能够称为菩萨,也不能够成佛。而大乘菩萨道虽然入涅槃却不住于涅槃之中,虽然能够解脱生死但是仍然离不开生死,是为了能够方便度化有缘众生,所以称为菩萨道。

  菩萨果位总共分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五十二个阶位。十地之前的四十个阶位是凡夫;初地以上的十二个阶位是圣人。

  菩萨的五十二个阶位

  一个凡人若证到初地菩萨的果位,一切就发生了质变,他能在一刹那顷产生一百个化身(意生身),去一百个净土面见百佛尊;一刹那顷获得百佛加持亦能明清了知;以神通力了知有住世的必要时,则以自己的功德力加持寿命,使之住寿历经百劫……

  菩萨,是梵文的音译(简译),全译是“菩提萨垛”。它的意思,“菩提”是觉,“萨垛”是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命。信佛学佛之后发愿自度度人乃至舍己救人的人都可以称为菩萨。亦即,从最初的发心发愿,直到成佛为止,都可称为菩萨,所以有凡夫菩萨与贤圣菩萨的不同。

  按华严之说,菩萨共分五十二个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其中十信位是凡夫,十住、十行、十回向位是贤位菩萨,只有后十二个阶位是圣人,也就是从初地到十地,加上等觉、妙觉。等觉菩萨是即将成佛的大菩萨,妙觉菩萨就是佛。

  或者说,地前者称菩萨,地上者则称大菩萨,七地以上即称菩萨摩诃萨。通常在佛经中所说的菩萨,都是指圣位菩萨,也就是初地以上的菩萨。

  我们最熟悉的观世音、大势至、文殊、普贤、弥勒、地藏等,便是等觉位的大菩萨。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虎园路2号万石植物园内 中文网址:太平岩寺.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闽(2022)0000011 闽ICP备19021265号-1
电话:0592-2048015 邮箱:tpys_0592@qq.com 微信号:taipingyansi
Copyright 2010-2023 太平岩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