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大事年表 | 最近更新 | 站内搜索 | 新浪微博:@厦门市太平岩寺
电话:0592-2048015 传真:0592-8127339 邮箱:tpys_0592@qq.com 微信号:taipingyansi
佛教常识
 
佛教正法的和谐意义
来源:太平岩寺 更新时间:2015/3/28 8:35:43 阅读: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政府既定的重大战略思想。而提到社会壬义和谐社会,也同时需要提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简单地说,要在和谐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持和谐。二者互为目标和保障。

  从党和政府的视野,这重大的战略思想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体现。政府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人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从人口、就业等多方面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注重社会公平,保持社会安定团结,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佛陀有关伦理、精神与哲学问题的教导,知道的人不少。可是关于他在社会、经济与政治方面的教诲,就少有提及了。佛陀同样作过对经济社会的教诫。巴利文《长部经》中说贫穷足一切非义与罪行之源。诸如偷盗、妄语、暴行、憎恚、残酷等,莫不由此而生。佛陀并不将人生与他的社会经济背景的关系相剥离,而是视为一个整体,顾及到社会、经济与政治的每一面。

  在巴利文《中部经》中,佛陀倡议要芟除罪恶,必须改善人民的经济状况:应当为农人提供稻谷种子和农具,为商贾提供资金,对雇工给于适当工资。人民都有了能够赚到足够收入的机会,就会感到心满意足,无有恐怖忧虑,结果就国泰民安、罪行绝迹了。

  佛教并不认为使物质生活舒适,就是人生的目的。它只是达到一个更崇高的目标的条件。但是这条件却是不可缺少的。要想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达成更高的目标,这条件是少不了的。

  由此可见,作为一个真正奉行佛陀教导的人,在这样的发展与和谐中奉献、帮助人群是必然的。而且,从一个佛教徒的角度,个人认为,这发展与和谐则是在无常迁变的世间实践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播撒爱和慈悲,使众生走向真实解脱。

  但是,笔者却发现我们距离这样的发展与和谐有不少的差距。以前有一段时间,笔者常常上因特网。有时在佛教聊天室,有时在佛教论坛,以期与诸佛友交流探讨一些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然而渐渐地,我发现真正为如何实践真理的探讨越来越少。而逐渐充斥其间的,是自赞毁他,党同伐异。诸如小乘焦芽败种,不足与论;诸如密教外道,非佛正说等等。往往是以自己的理解学了某部经,或某些论的文字,甚或道听途说某位达人之所谓名人名言,遂睥睨天下,号称此即至理,余者皆非。蔑视、非难、排斥其它教义。相互贬低、倾轧。即便明知对方亦是佛理,却也要坚持“彼道虽高,不如我道真”的固执。

  然而当笔者转向面对面交流时,却发现不唯网络上如此。现实中这些情况也存在,只是没有网络上反映得集中和迅速而已。

  如果是同样在闻思佛法同一内容的同学之间,如法的辩论也许可以增进大家的学习,产生并巩固正确的知见或定解。但是为什么我们要漫无目的、毫无根据地争辩呢?有什么是真正值得争辩的呢?难道经过争辩,如来藏与大空性就可以分门别类归人“我”的门牌号码,成为“我”的正宗专利?难道经过争辩,就可以堂而皇之在“我”的头上贴上菩提心的标签,成为“我”唯一正品的注册商标?实在是南辕北辙啊!

  这些争辩的现象,究其本质,在于“我”,“我的”,“我的传承”,“我修的仪轨”……一切从“我”出发的话,还是一个真正的佛陀弟子吗?还是一个真正行走在佛陀教导的正道上的人吗?佛法真正的核心,即是“无我”!佛教各宗派,都承认“诸法无我”,否则,根本不能称为佛教。禅宗“觅心了不可得”,心不可得,“我”在何处?密乘千般方便,为降服“我执大魔”。

  只有去除我见、法执,才是真正实践佛法的真谛。真诚地,无私地,满怀爱与慈悲地服务于人群,这才是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如果我们自称佛弟子的,做不到这些的话,那和世间沉迷众生又有什么区别呢?无非一个追逐名利权势,另者贪求名闻利养而已。

  很多大德已经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佛教各派互不相违。古代的,当代的,加上国外的,都可以圆融一如。圆瑛大师一生,强调各宗并弘,圆融无碍。堪布索达吉上师在《略说佛教各派互不相违》中指出,“古今藏汉通人证土,圣人贤者对各法门所持不偏袒之见及兼收并蓄之行,实堪为当今后学者效法。各派教法本无差异,但以凡夫之分别心看来犹有区别,也实属自然。若他宗教法与自己想法稍有不同时,不可轻易诽谤。”宗喀巴大师有云:“若知异宗无相违,一切经论知窍诀,则易证悟佛密意。”

  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所为。有一个例子。有一位曾经信佛的人,在有关佛教的网站转了一段时间后,宣称不再信佛,改信耶稣基督。于是笔者看见铺天盖地的指责和不经意流露的不屑。但是,有什么可以指责和不屑的呢?真正要指责的话,应该指责自己。是我们自己造成了这样的环境,把人推离佛陀的教导。况且,一个人如果真正学习一位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虽身受酷刑而不生嗔恨,反而原谅那些伤害他的无知的人,是很需要巨大心量的呢。

  佛陀的教导原来就是超脱宗教的范畴的。任何人都可以行走在佛陀教导的正道上,无论他是否有宗教背景,或者有的话又是何种宗教的背景。一个奉行八正道的佛教徒,就是一个好的佛教徒。一个奉行至为善良道德原则的基督徒、伊斯兰教徒、犹太教徒、道教徒等等,同样都是善良的宗教徒。这样的看法见地,才是佛陀教导的正法立场。正法便是和谐,以和谐为目的,和谐与和平是佛法的出发点和终结点,它叫什么名字并不是关键所在。佛陀说法教人,目的并不在硬要改变人的信仰或宗教传统,而只是示人以真相和事实,使其走向通往真理的道路。

  真理之路,当然不包括争执,而只能是和谐与包容。当前,佛教属于宗教范畴。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宗教,应当成为帮助党和政府团结人民群众,解决人民群众生活困惑的精神力量。一个佛弟子,应该帮助众生少受苦多得乐;佛教的僧伽,也就是佛教团体,目的在弘扬正法,传播清净。僧伽团体要能服务社会,首先得自身清净,六合之众自身若能和谐安祥,也就能够造成众生的与社会的安详、和平与快乐。至于我们居士,也应在出家师的指导下,为众生的福祉而努力奉献。出家修行的大众,本心是为普天下的众生祈福,亦为佛法绍隆;在家皈依的大众,肩负家庭与社会的责任,更应不舍涓细善行,一心服务他人。有人认为佛陀的教导只是针对出家的僧尼而言的,其实这是错误的。佛陀的教导,不单为了出家四众,更是也为了在家出家七众男女。佛教的八正道,是适应一切众生的。这是因为苦聚灭道的道理涵盖了一切有情的生存实在。离苦得乐的解脱之道,是适应一切有情之属的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讲,佛法即是生活的艺术。

  在这世间,绝大多数的人不能出家或者说不具足出家因缘,抑或住到山林洞窟中去,也未必能得真正的清净。广大的群众还需在日常生活中受持奉行实践佛法,否则学佛也就失去意义了。真正了解佛教精神的人,不会仅仅拘泥于文字、语句、仪轨,他必定能够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但又不偏离佛陀的教诲。

  至于真正的在家众,不会只在初一、十五供佛烧香,他们既生在世间,更要关心社会与世间的众生,他们也要与时俱进,像治理环境污染、推行植树造林,甚至落实消防安全隐患,这些俗而不俗的问题,都是他们所关心的。持斋茹素固然重要,克服嗔恨更为重要,能尽世间的责任,包括家庭中的不同角色的责任、工作单位上的本职责任、社会一员的义务责任,都是当代佛教徒应该当作修行来实践的呀。佛教的行持正在这点点滴滴中,真理的体悟离不开普通的一言一行。

  为此,我建议真正愿意依教奉行的佛弟子,无论在家出家,都要自发地自觉自愿地参与社会服务。以佛教的利他心、喜乐心帮助别人、感化别人。让所有人都能够通过我们的善言善行来认识佛教,接纳佛教。这才是弘法利生,才是佛弟子应该实践的不离世间生活的佛法。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虎园路2号万石植物园内 中文网址:太平岩寺.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闽(2022)0000011 闽ICP备19021265号-1
电话:0592-2048015 邮箱:tpys_0592@qq.com 微信号:taipingyansi
Copyright 2010-2023 太平岩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