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指集体、僧团(僧伽),‘僧人’指个体。在僧人中,又分‘圣僧’和‘凡僧’两类。‘圣僧’指见道以上的僧人,‘凡僧’指从入道到加行道位的僧人。还有戒性纯真的真僧和戒性有瑕的相僧之别。作为供养、求戒、求法对象的僧人,凡是僧团和具戒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正学女都是僧,都可以,但作为‘三宝’之一的‘僧宝’ ,是指见道以上的圣僧。见道以下僧人,无资格称‘僧宝’ 。如果是凡夫僧,要四个人以上的僧团才称为僧宝。这个概念不能混淆。
佛、法、僧为佛教的三大支柱.在佛陀住世的时候,佛教是以佛陀为轴心的,佛灭之后,佛教便以“僧宝”为重心,因为佛教的道场、佛教的圣典、佛教的信徒都必须由僧伽来主持、结集和接引,僧伽成为延续佛法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