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是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故得以名。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也称贤首宗;该宗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又称法界宗。以隋代杜顺和尚为初祖。
佛灭后700年,龙树菩萨从龙宫传来《华严经》。东晋时,印僧佛陀罗在扬州道场寺译《华严经》,以及其他诸师的讲传疏解。杜顺和尚悟入华严法界,始倡华严宗。
智俨师事杜顺,受具足戒后,到处参学,对地论学派慧光经疏中的“别教一乘”说和“无尽缘起说”及《十地经论》中的六相义,别有心得。法藏依智俨学《华严经》,深通玄旨。28岁以后,开始广事讲说,参加实叉难陀、义争、菩提流支翻译《华严经》、《大乘入楞伽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宝积经》等,详尽发挥智俨的教规新说,正式创立华严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