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作为朋友圈共享的信息交流平台,因其发布者和接受者都是圈子内自己比较“熟悉”的“有缘人”,且所发布的内容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生动活泼,图文并茂,非常接地气,所以很快得到了广大公众的青睐。微信对公众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范围之广、程度之深,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随便走进一个公共场所,如地铁、公交、机场、码头,凡是人多、在等待的地方,你会发现,绝大多数的人都在埋头玩手机、刷微信,如此的忘我,以至周围的人和事对他来说似乎是不存在的。
有人说,微信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它能让身边亲近的人离自己远些,而让遥远的陌生人离自己近些;让真实的世界看起来更虚幻,而让虚幻的世界看起来更真实;让他人看自己越来越清楚,而让自己看自己越来越糊涂;让虚拟的空间变得越来越丰富,而让自己的内心变得越来越贫乏。真是一语中的!
应该说,微信作为一种工具,本身并不是坏事,关键是使用微信的人精神上能不能自主、自足。如果内心不能自主,同时又不能自足,需要不断地向外求乐、向外寻找依靠,需要不断地用外来的信息来刺激和滋养自己的心灵,在这种情况下,沉溺于微信,必定会成为微信的牺牲品。
判断一个人对微信是不是上瘾,方法很简单,只要反省一下,这一天当中,我是不是老惦记着刷微信?隔一段时间没有刷微信,我心里是不是觉得憋得慌,是不是觉得空落落的、没有依靠?如果是,就说明你已经染上了“微瘾”。
微信的负面作用,对世间人是这样,对学佛的人同样如此。一个学佛的人,一旦染上了微瘾,他的功夫是很难成片的。更可惜的是,如今有不少学佛的人,染上了微瘾而不自知,天天挂在微信上,还美其名曰是在弘法、是在度众生。
古人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危者,不安也。在这个微信笼罩一切的时代,我们不妨把这句话改成“人心惟微,道心惟危”,意思是,一个人,当他心心念念惦记着微信的时候,正是他的道心变得危脆不安的时候。因为天天挂在微信上,他的心就会不断地接受各种杂乱信息的熏习,内心会越发不安宁、不清净。所以,修行人要慎用微信、善用微信,万不可上瘾。
微信对人的吸引力如此巨大,一个学佛的人,如果能够把对微信的饥渴变成对修行和解脱的意乐,把刷微信的频率换成对佛号和话头等功夫的提起,那该有多好啊。一个人,当他坐在地铁里,或者在等人的时候,面对空闲时间,如果他首先想到的不是拿起手机来玩,而是选择端身正坐,闭目养神,或观照呼吸,或默持佛号,或参究话头,那我敢说,这个人必定不是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