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应有宗教信仰。其理由:
一、宗教重启发灵感,青年人要有灵感,则不论读书、作文、写字、做事,思想才会活泼,动作才会灵敏;且宗教修养,看重冥心思惟,最能启发内在之灵感。
二、宗教重坚定信仰,为集中精神之安定力。普通之好友、家庭、学问、主义等皆可为信仰之对象,而莫如信仰宗教之伟大神圣,其教主之崇高精神,足以激励意志向上;故青年如无宗教信仰,精神不易安定,思想生活杂乱无章,易入邪径,学问不专,事业难成。
三、宗教重实践伦理,伦理是属于为学与做人的道德范畴。孔子谓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佛陀则劝人解行并进,智德双修。若学而无行,必难展其所学以立伟业。
有人说信仰宗教是迷信的。此多就一般神权的宗教而言。若理智的宗教,合乎科学的逻辑,便无此种弊病。如以佛教言之,佛教虽劝人拜佛念佛,要在念自性之佛,拜自性之佛,不过藉外面之佛为导引此一自性佛之助缘而已,其中并无何等神秘性,以及决定依赖的偶像。因佛说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有佛性的,都可做佛,故礼念的究竟意义,全在依赖自己,开发自己,建设自己。就是佛教说的“求生净土”也是一样,此净土不是离此世界别求天国,乃指唯心所成的净土,不离现实,而自庄严。《维摩诘经》说:“众生心垢故,则国土垢,众生心净故,则国土净”。“十方净土,不离于当念,无边刹海,不隔一毫端”。这些道理,都是说明了注重自己心力创造净土,不须依赖神力,埋没个性。总之,其教义着眼阐发人生哲理,启迪人生智慧,认识现实,实践理想之目标,明而不盲,正而不迷,可谓信仰与理智统一的宗教。
竺摩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