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教导弟子靠口授相传,并没有文字记载。他过世以后,佛弟子对他的说教进行了甄别、审定,由亲闻说教的人背诵佛的教诲,得到大家公认后就确定并用文字记载下来,由此形成文字版的佛经。
根据经典的记载,印度佛教史上共举行过四次有名的佛经集结。
那么佛经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
佛经的基本结构,一般分为经题、翻译者、正文、文体等几个部分。 其中,经题、翻译者、正文是佛经的组成部分,文体是佛经的体裁。
什么是三分科经?
三分科经是将佛经的正文内容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科经有助于我们对佛经进行提纲挈领的分析,做到井然有序而不混乱。
什么是序分?
序分是指佛经中说明本经产生的因缘,序分一般位于佛经正文的开头部分。读了佛经的序分部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佛经的主旨。
什么是正宗分?
正宗分是佛经的正文,能证明经书的要义。佛经的正宗分部分,一般包括了佛法教义的阐明、论证及修行法门,是一部佛经中最重要的部分。
什么是流通分?
流通分是佛经正文的结尾,在佛经教义陈述完结后,还要让佛经在世间流传,进而传于后世,以便利益众生,所以,佛经的结语一般被称为流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