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大事年表 | 最近更新 | 站内搜索 | 新浪微博:@厦门市太平岩寺
电话:0592-2048015 传真:0592-8127339 邮箱:tpys_0592@qq.com 微信号:taipingyansi
佛教常识
 
积德不求人知,行善自有天知!
来源:太平岩寺 更新时间:2019/1/30 8:17:24 阅读:1

  什么叫作阴善,什么叫作阳善呢?行善让人知道,叫阳善;“阳”,是完全显露出来,做的好事希望人人都知道,报纸上表扬,网络上也在赞叹,所做的这些好事,全都报掉了。行善不求人知,叫阴德。就是你做的善事没有人知道,自己也不希望人知道,也不会主动告诉任何人,这叫积阴德。阴和阳的相不同,果也就不一样。

  阴德无人知,无人表扬,积集在那里,不会不感果,譬如地里的种子不会因为无人知道,就不发芽,不开花结果。所谓“阴德,天报之”,将来得的果报厚,得的果报殊胜,得的果报长远。鲜花在大众面前开放,很快被人摘掉。意思是宣扬功德、炫耀自己,功德往往被损耗。

  今天社会上讲“知名度高”,提起这个人没有人不知道的,这也是福,这都报掉了。这里说到的正是“名等于福”的道理。的确,名是一种享受,得到掌声、恭敬、礼赞、鲜花、报纸杂志上刊登事迹,闪光灯聚集在身上,这是名人特有的享受。但是,名人要付出名人的代价。有道德还立得住,没有道德,福德损光了,后果很不好。

  “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名誉”是造物所忌,天地鬼神都忌讳,所以“名”不是好事情。“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这在历史上有记载,现今社会我们仔细去观察,会发现很多现世报。知名度很高的人,如果他没有实德,往往会遇到意想不到的灾祸。名誉超过了实际的功德,就有奇祸,为什么呢?因为福报损得大,又没有积德,就有奇祸了。

  相反,一个人清白无辜,被人恶骂,被人冤枉,看起来委屈,殊不知他无始劫以来的罪障都报掉了,子孙往往很发达。所以,阴阳之际很微妙。“阴阳之际”讲的是循环的道理,“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盛极肯定是衰,显耀至极是祸患。不能不加以辨别,我们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应该怎么做法,自己就明白了。

  作者:广行法师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虎园路2号万石植物园内 中文网址:太平岩寺.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闽(2022)0000011 闽ICP备19021265号-1
电话:0592-2048015 邮箱:tpys_0592@qq.com 微信号:taipingyansi
Copyright 2010-2023 太平岩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