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大事年表 | 最近更新 | 站内搜索 | 新浪微博:@厦门市太平岩寺
电话:0592-2048015 传真:0592-8127339 邮箱:tpys_0592@qq.com 微信号:taipingyansi
佛教常识
 
一日不作 一日不食
来源:太平岩寺 更新时间:2019/2/16 20:10:02 阅读:1

  问:“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是百丈怀海禅师的家风,它看起来很浅显,如果一天不工作,就一天不吃饭。普通人以果为因,百丈却是以因为果,在观念上并不相同。百丈并非没有饭吃,但他说:如果我不工作就不应该吃,如果我要吃就一定要工作。这也就是说,要付出才能获得,若不付出就没有资格获得。这是正确的因果观念。

  有时,付出并不一定有回报,何况根本不付出,哪有回报?昨天付出是昨天的事,如果今天尚未付出,今天就得付出,要一天一天地算。一般人则是为了等一下有饭吃才工作,或是明年可能没钱所以今年要工作,或者老年可能贫苦无依所以现在要储蓄,这都是被动的。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这种从每一天着眼的精神,从古到今一直影响着佛教积极付出的精神。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有一位农夫看到释迦牟尼佛托钵乞食,农夫就问:“乔达摩,我们工作种田,所以有饭吃;你不工作种田,怎么也要吃?”佛陀回答:“对!你是在耕田,我也是在耕田。你耕的是土地,我耕的是心田,我在众生的心田播撒善根的种子,让它长出丰富的善根福德来,所以我也在耕作。”农夫说:“既然如此,你也该有得吃。”

  中国社会没有乞食的风俗,出家人在山中自耕自食,所以百丈清规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大家一律要到山坡上耕作,称为“普请”。上自大和尚下至小沙弥,无一可免。百丈年纪很大了,弟子体恤他,把百丈平日用的农具藏起来,百丈却不肯吃,弟子问他为什么?他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一直到现在,出家人仍然非常重视集体的劳动,工作的时间甚至不比在家人少。在家人还在昏睡美梦中,出家人已经起床了。晚上在家人应酬、聊天、娱乐,出家人拜佛、打坐、诵经。假日期间在家人去休闲,出家人则全力投入修行。这就是中国出家僧侣的美德,其养成就是从百丈怀海禅师开始的。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虎园路2号万石植物园内 中文网址:太平岩寺.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闽(2022)0000011 闽ICP备19021265号-1
电话:0592-2048015 邮箱:tpys_0592@qq.com 微信号:taipingyansi
Copyright 2010-2023 太平岩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