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农历二月十五
释迦牟尼佛涅槃日
释迦牟尼佛八十岁时,佛陀在毗舍离城坐雨安居,宣布将在三个月后涅槃,偕弟子向西北行走,后食用铁匠纯陀(周那)奉献的世间奇珍栴檀树耳,重病发作(南传记载为痢疾,北传记载为背痛)。走到拘尸那醯连尼耶跋提河的岸边,佛告知弟子们将入涅槃,命阿难在两棵娑罗树中间铺下卧具(《杂阿含经》记载为“绳床”),头部向北,佛陀躺下,向右侧偃卧,左足置右足上,弟子们都守候在身边,聆听佛陀的最后教诲。夜里须跋陀罗去求佛开示,成为佛陀的最后弟子,佛于此拘尸那罗城附近的娑罗双树下入灭。火化后的舍利由摩揭陀国王阿闍世和释迦族等八王带回建塔(即舍利塔)供养。
佛陀对弟子四个疑虑的解答
弟子们听说佛陀即将入灭,顿时泪流不止,众僧认为佛陀入灭,哭没有用,应当马上就一些令正法久住的问题来请示佛陀。大家一致推荐阿难向佛陀请教。阿难即向佛请教了四个问题:第一,佛住世时,大众依佛为师,佛涅槃后,大众应当依谁为师?第二,佛陀住世时,大众依佛陀安住,佛入灭之后,大众应当依什么安住?第三,佛陀住世时,凶恶的人由佛陀来调伏,佛陀涅槃之后,凶恶的人应当如何调伏?第四,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众易生信解,佛陀涅槃之后,经典的结集,如何令人起信?
佛陀分别对这四个问题作了回答。佛说:“在我涅槃之后,大众应当以戒为师,依四念处而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对于恶人,佛陀告诉阿难,应当以默摈的方法来对待;在佛涅槃之后,为了使结集的经典令人起信,应当在一切经首加“如是我闻”四字。
佛陀最后的遗教
一、在佛陀涅槃之后,大众应当尊敬珍重波罗提木叉(戒律),善为受持,不要遗忘。戒是指导你们的大师,你们持戒,如贫穷的人得到宝物,如黑暗中燃起明灯。和我住世,没有什么不同。
二、佛入灭后,大众要弘通正法,从事自利利他和救人救世的运动,不要贪图财利,不要贩卖贸易、安置田宅。修道利人,自有人供养,不用为生活操心。
三、要奉行正法,不要占相吉凶和咒术仙药,不要结交贵人,应该节身时食,清净自活;要端心正念求度,不要显异惑众。
四、应该节制六根,不让六根追逐六尘,以免放逸堕落。如管理恶马,要用辔制,不然,会把人牵坠入陷坑之中。恶马之害,只有一世,六根之害,殃及累世,佛子应当谨慎。
五、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是以心为主,要好好制心。心的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放纵心意,好像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能够丧失一切善事,所以要精进修道,把心栖于安静境界。
六、接受到饮食供养,当作服药之想,好坏都不增减。不起贪瞋之心,饮食是为资养色身,除去身体饥渴。受食要如蜜蜂在花上采蜜,但取其味,不损食香,不要多求,以免坏其善心。
七、如有恶人前来伤害,当自摄心,不起瞋恨念头;更要护口,不说恶毒语言。谨防瞋心之过,以免障道坏名。不要有骄慢的心、谄曲的心、欺诳的心和悭吝的心,心宜端正,以质直为本。
八、当知多欲之苦,少欲安稳。要知足,知足之法,才是幸福安乐之道。要勤于精进弘法修道,则事无大小,没有困难之处,好像涓涓的细流,凿石穿山,进入巨海;否则,对于弘法的家务,利生的事业,常常懈废,如同钻木取火,未热而息,不能得火。
九、不忘正念,一切烦恼恶魔不能侵入。你们要做勇猛将军,披着重铠,持着禅定刀刃,征服六尘境界的魔军;佩着智慧利剑,知世间生灭法相,降伏一切诸有的苦患。
十、生死海中,撑好智慧法船,渡过愚痴、爱执浊流,燃着智慧灯光,走过无明闇冥世间。常以闻思修的智慧,进入三摩地。大众当牢记我之说法,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咎不在医;我如善导,导人善道,闻者不行,过不在导。
《涅槃经》云:“若见佛性能断烦恼,是则名为大般涅槃。”释迦佛祖百千亿劫来屡屡的示生示灭,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也。
今日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祈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