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之子。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意译“能仁寂静”,也是“释迦族的圣人”之意。
29岁时,见人生生老病死之苦,为探索究竟的解脱之法,放弃宫廷生活,出家修行。
35岁时,于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明了宇宙人生一切真相,随缘宣说正法、度化众生。
80岁时,在拘尸那迦城的娑罗双树下示现涅槃。
净慧长老开示“何谓出家?何谓解脱?”
出生死之门,是为出家;了脱生死才是真正出家,否则,不是真出家。出家要到寺庙,寺庙也称伽蓝,翻译过来是清净地,寺庙是弘法利生的道场,也是出家人静坐念佛的道场。
出家,是为求解脱,修道而成道,解开烦恼的绑缚,脱离六道生死之苦。成道必须依法修道,解脱来自于静坐修道。出俗世之家,到清净地修道,最难逾越的门坎是放下执着。
在家人也必须学会放下执着,是从心里放下执着。在家人放下执着不是离婚,离婚是放弃责任。在家人放下执着心的同时,不放弃对社会、家庭的责任心。出俗家是在机缘成熟的情况下,在自己的志向坚固时,自然生起放下执着的念头,而作出的选择。出家与在家放下执着的相同点是,不思善,不思恶。放下情爱,放下恩惠,放下怨恨,放下毁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