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和静坐是禅修过程中最基本的主要形式,这在经律论三藏典籍中可以见到。
在古代印度不论是在家俗人还是出家修道人都有经行的习惯,午时前后在寂静的地方沿着一条直来直去的道路来回经行。
经行的好处
第一可以使很顽固的疾病痊愈,第二有利于消化肚中的食物。如果不然,因为常常静坐不动,往往身体就会出现很多病苦。如果能多多地经行,则可身安道隆。
唐义净三藏所著《南海寄归传》云:五天之地,道俗多作经行,直去直来,唯遵一路,随时适性,勿居闹处,一则痊痾,二能销食。禺中日昳,即行时也,或可出寺长引,或于廊下徐行。若不为之,身多病苦,遂令脚肿、肚肿、臂疼、髆疼,但有痰荫不销,并是端居所致。必若能行此事,实可资身长道。
在《十诵律》中说到经行有五种好处:经行有五利:一矫健,二有力,三不病,四消食,五意坚固。
第一可以使身体轻快、反应敏捷;
第二可以使身体有力气;
第三可以使身体不容易生病;
第四可以利于食物消化;
第五可以使心力意志坚固而不动摇。
在《四分律》59卷也说到经行有五种好处:
第一常常经行可以使身体能够堪受长途远行;
第二经行能够提高思惟法义真理的能力;
第三可以使身体少病少痛;
第四可以利于食物消化;
第五多多地经行可以使静坐以及入定的时间长久。
欲界凡夫人的身体有很多问题,静坐时间久了,气血瘀结在那里,即使腿子不痛也非要走一走,经行可以帮助气血流通正常,所以非要经行不可。如果不经行,就算是得定了,你住在禅定里边的时间不长,就得要出定。正如其文云:经行有五事好:堪远行、能思惟、少病、消食饮、得定久住。
在《行事钞·诸杂要行篇》也同样说到:经行五益,堪远行、能思惟、少病、消食饮、得定久住。
经行除了以上好处,更重要的是对除去昏沉睡眠盖有明显的效果,由此可以在经行时净修其心,断灭诸障,正知而住,进取圣道。
《摩得勒伽》云:“世尊听比丘昼日经行,坐除睡盖。” 《十诵律》云:“无病不得昼卧,若喜眠,应起经行。”“喜眠令经行者,除昏思故。”《瑜伽师地论》52卷14页云:昼则宴坐经行,净修其心,断灭诸障。
简要总结前文经行的好处一共有六点:
1、有利于食物消化;
2、可以使身体不容易生病;如果有病,可以使身体减少病痛;进一步还可以使很顽固的疾病痊愈;
3、可以使身体有气力、身心轻快、反应敏捷;
4、常常经行可以使身体能够堪受长途远行;
5、可以帮助全身气血流通正常,使静坐以及入定的时间长久;
6、可以在经行时除去昏沉睡眠盖,净修其心、断灭诸障、正知而住,能够提高思惟法义真理的能力,并进取圣道。
果定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