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蓝”是梵语“僧伽蓝摩”的简称。僧伽,意为“众”;蓝摩,意为“园”。二者合起来的意思即是“大众共住的园林”。“伽蓝”在梵语中,还有“无诤之地”的意思。
在佛教早期,并没有“寺院”一说,僧团都是住在树林里的。后来“寺院”出现了,“伽蓝”就成为了佛教寺院的通称。护持寺院的善神护法,就被称为“伽蓝神”、“伽蓝菩萨”,或“伽蓝尊者”。
“伽蓝神”从狭义上说,指伽蓝土地的守护神;从广义上说,则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
据《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载,护僧伽蓝神有十八人,即美音、梵音、天鼓、巧妙、叹美、广妙、雷音、师子音、妙美、梵响、人音、佛奴、叹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观。
《释氏要览》云:“寺院既有十八神护,居住之者亦宜自励,不得怠惰为非,恐招现报耳。”然而世上伽蓝道场无数,区区只有十八神岂能全部守护?故该书又云:“一切神皆有无数眷属,即是分任守护也无妨。”
为何把关公奉为伽蓝菩萨
初入伽蓝殿,许多信众都有些疑惑,这里怎么供奉着一尊关公像?
原来,关公是佛教中的“伽蓝菩萨”,是保护寺院的护法神。
关公成为佛教护法伽蓝神,是在唐朝以后,其由来传说跟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有关。
相传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者大师,有一次曾在荆州的玉泉山入定,于定中听见空中传来:“还我头来!还我头来!”的惨叫声。
原来是关羽的头被人砍下后,其愤恨不平,到处寻找自己的头。
智者大师见关公大叫,大声呵斥道:“昔非今是,一切休论;后果前因,彼此不爽,今将军被吕蒙所害,大呼还我头来,你丢了头叫别人还你头来,你过五关斩六将又伤了许多生命,如果别人让你还头来你又该如何?你今日怎不去还别人的头?”
智者大师接着为其讲说佛法, 关公被训斥得羞愧无言。
大师便说:“你也别再到处叫屈,就留在寺里修行吧。”于是将关公的冤魂收入寺内。
关公求得三皈五戒,成为正式的佛弟子,并且誓愿作为佛教的护法。
从此以后,这位千余年来极受国人敬重的英雄人物,就与韦驮菩萨并称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神,伽篮菩萨为右护法,韦驮菩萨为左护法。
自天台宗寺院开了供奉关羽的先例后,各宗寺院争相效法,渐渐地,关羽被奉成伽蓝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