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大事年表 | 最近更新 | 站内搜索 | 新浪微博:@厦门市太平岩寺
电话:0592-2048015 传真:0592-8127339 邮箱:tpys_0592@qq.com 微信号:taipingyansi
佛学问答
 
为什么要修四念处?修习四念住的利益
来源:太平岩寺 更新时间:2020/12/6 20:18:55 阅读:1

  四念处禅修,是佛教根本的一些修习方法。一些人认为“四念处”只是南传的修习方法,这是不正确的。“四念处”属于全部佛法,属于全部佛法实践者共同的修习方法,声闻乘人要修习,菩萨道的学人一样要修习。

  四念处是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住,即从身、受、心、法四个角度来观察。就是在我们生命现象的身、受、心、法这四大类现象上培养正念正知,以便能够如实知见。

  我们可以把生命现象说成五蕴——色、受、想、行、识;也可以如四念处中说的——身、受、心、法。

  身,是生理的,是物质的;受,是我们对于这种种触之后,内心产生感受性的,觉得苦、乐、不苦不乐这些情感的内心反应;心,是指我们意识中伴随的种种状态而呈现的所谓的心,比如:与慈悲相应的心,与嗔怒相应的心等等,我们能够认清心的状态,认清心的运作;法,其诠说的内容比较多,也需要多少有一些佛法基本知识的铺垫,如五蕴、五盖等等。

  观身如身,如实观照

  在南传经典中对四念处的阐述是:“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强调如实观。

  “观身如身”,是如实观察我们身心的每一个刹那,是怎么样就怎么样,不加以任何其他的东西在里面,我们就像一个旁观者,如实观察:身体痛,就是痛;他的痛,就是这个样子;如实痛,如实观。对我们自身如实观察——事物是怎么样的就怎么样,不加任何色彩,如实了知诸法缘起现象就是这样的。

  但一般人很难做到这样,我们会加以很多跟贪嗔痴相应的心所在里面。在后面观受、观法的时候,会把我们所学到的佛法再加以应用和调整。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虎园路2号万石植物园内 中文网址:太平岩寺.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闽(2022)0000011 闽ICP备19021265号-1
电话:0592-2048015 邮箱:tpys_0592@qq.com 微信号:taipingyansi
Copyright 2010-2023 太平岩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