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大事年表 | 最近更新 | 站内搜索 | 新浪微博:@厦门市太平岩寺
电话:0592-2048015 传真:0592-8127339 邮箱:tpys_0592@qq.com 微信号:taipingyansi
佛学问答
 
学佛,一定要忏悔!知道为什么吗?
来源:太平岩寺 更新时间:2021/3/9 8:07:16 阅读:1

  忏悔是我们消除业障,培福积德的殊胜法门。只要我们如法地去忏悔,忏悔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当我们的心受到染污的时候,要用清净忏悔的法水来洗涤,才能使心地无污邪,使人生有意义。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何况恣情杀害、窃盗、邪淫、妄语,百千罪状?”

  无始劫以来,我们身口意三业在有心无心之间,不知做错了多少事情、说错了多少言语、动过多少妄念,只是我们没有觉察而已。更何况这些恶缘的业果,不会马上现前让人觉察,却会在机缘成熟的时候,成为前进路上的阻碍。

  所谓“不怕无明起,只怕觉照迟”,当无明烦恼生起现行时,这种内心觉照反省的工夫,就是忏悔。学会经常忏悔自我反省,通过自我意识观察自己的言行,常常忏悔,言行就会进步。

  根据《金光明经文句记》中记载,忏悔分为三种:

  一、作法忏悔,简称作法忏,是依律的作法而进行忏悔。

  二、取相忏悔,简称取相忏,又称为观相忏悔,是观想佛的相好庄严,以佛为对境除罪忏悔。

  三、无生忏悔,简称无生忏。观实相之理,而念罪体本无生的忏法,这是理忏。

  业障的表现

  业障的表现有很多种,可能会通过任何形式表现出来。很多突如其来的灾祸,看似偶然,实则必然,一切全在因果法则里运转。常见的情况有:

  1、无故生烦恼。没有原因、没有理由,但总是被一些事情搞得心里莫名烦躁、或者生气、或者幽怨,看什么人都不对,看什么事都觉得错。

  2、无故生妄想。心很散乱,不易专心一念,又胡思乱想,头脑停不下来,总想一些有的没的事情,甚至出现幻觉,或者夜里失眠,经常做一些稀奇古怪的梦。

  3、无故失正念。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己卑微,或者对生活和工作态度寡淡、没有激情,觉得生活没有意义。

  4、无故生嫉妒心、嗔恨心。常常观察他人过失,总是看到周围人的缺点和过失,觉得都是别人不好,自己都对,或者妒忌、猜忌、恼恨别人。

  5、无故失好运。本来非常顺利的事情,按照以往经验本该谈成的事情,突然就失败了,却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原因。

  6、无故生疾病。没有征兆,也没有原因,身体上一些部位开始生病,自己感觉到痛苦,病苦缠身,苦痛不断,但是在医院却检查不出原因。

  7、严重者,各种天灾人祸、横死暴死…

  8、另一方面,当祖先因业障在恶道中受苦得不到救拔时,也会也某些方式影响到阳上子孙,而此时则需要给祖先做超度,以使他们消除业障,脱离恶道。

  当感觉有以上种种情况出现的时候,就表明需要修行忏悔法门了。

  忏悔的五个要点

  1、忏悔要有惭愧羞耻之心,要真正知道自己错了。

  2、忏悔要相信因果报应,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肯定会得到相应的果报。

  3、忏悔是要在我们发现错了之后立即忏悔,不能等以后再说。

  4、忏悔不是忏完就完了,忏悔最重要的就是“未来之恶更不敢造”,没有这个心不能称其为忏悔。

  5、忏悔要以佛法僧三宝为对象。

  罪从心起将心忏,

  心若亡时罪亦灭,

  心亡罪灭两俱空,

  是则名为真忏悔。

  修行是实践的功夫,是从身心行仪里流露出来的道德、涵养。在修行中,要去反思、去对照、去忏悔,曾经所作的恶业,在消除业障之前,先让自己不再造新的恶业。

  除了直接修习忏悔法门,更可广行供养,如供佛斋僧、佛前供灯等,以启发自性,积累善业福德,同样也可达到忏悔业障的目的。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虎园路2号万石植物园内 中文网址:太平岩寺.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闽(2022)0000011 闽ICP备19021265号-1
电话:0592-2048015 邮箱:tpys_0592@qq.com 微信号:taipingyansi
Copyright 2010-2023 太平岩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