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大事年表 | 最近更新 | 站内搜索 | 新浪微博:@厦门市太平岩寺
电话:0592-2048015 传真:0592-8127339 邮箱:tpys_0592@qq.com 微信号:taipingyansi
佛学问答
 
精进,也要有一颗平常心
来源:太平岩寺 更新时间:2021/9/30 22:21:56 阅读:1

  精进,是佛教用语,简言之,即努力向上向善之意。

  由精进,我想到了工匠精神。想到了那些专注于某一领域,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数十年如一日,把技艺转化于自己的人格,把人格融化于自己的技艺的人。这些人的名字,常被统称为“匠人”,如民间传统中的石匠、铁匠、木匠、花工、裁缝师等等。在时间的河流里,他们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一点点地渗入,一点点地转化,一点点的坚守,最终化为一种惯性,一种力量,一种精神,一种人格,一种力量,这就是精进。

  由精进,我想到了商汤时盘铭上的九个字:“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这句箴言的意思是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刻在盘子上的铭文,每天早上洗脸的时候,就能从清清的水影里照见,从而时时提醒自己,新的一天开始了,洗去污垢,迎来新日,日日反省,不断革新,就会让自己的生命不断推陈出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千百年来,中华传统文化就是秉承这种创新精神,把每天都作为新的开始,不断扬弃,不断取舍,不断前行,才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由精进,我想到了五祖弘忍弟子神秀的那道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每个人都有佛性,每个人的心灵都像一面明亮的台镜,只有不断擦洗,才会使光明的本性不被尘垢污染。如果把人生当作一场修行,这修行过程中自然有两种:一是聪明的顿悟,如“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迦叶的微笑就是一种智慧,一种顿悟。二是苦修。大多数人,需时时修持,时时参悟,在琐碎中寻找真我。这种苦修,恰好是很多人的成长之路,这就是精进。“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在前行的路上,持戒,忍辱,布施,找回迷失的自我。

  精进,也要有一颗平常心。《法句经》里有言:“若起精进心,是妄非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真正的精进,并不需要常常怀着精进之心,那些专注于当下,认真做好自己本分之事的人,才是真正的精进。所以,真正的精进,是“不起精进心”的精进。

  精进,就是常常在事上磨,这就是最好的修持。什么是真实的生活?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文章之道,“去浮华,少造作,勿卖弄”;就像老子所说的“道”,“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不断地为人生作减法,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让自己不迷失,不忐忑,以一颗平常心,做眼前的平常事。

  “不畏大事,不轻小事。尽悲智力,究竟无遗”,坦然面对眼前的一切,安分守己,尽心尽力,就是最好的修持。就像庄子所说的“不得已”而为之,诸事不攀不求,不虚张声势,不随意卖弄,不寻捷径,不借巧力,这种循道而行,就是精进。

地址:福建省厦门市虎园路2号万石植物园内 中文网址:太平岩寺.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号:闽(2022)0000011 闽ICP备19021265号-1
电话:0592-2048015 邮箱:tpys_0592@qq.com 微信号:taipingyansi
Copyright 2010-2023 太平岩寺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