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佛经记载,佛陀有位堂兄弟叫提婆达多,因嫉妒佛陀,几次欲加害佛陀。然而佛陀知道提婆达多一直企图伤害自己,却并未对其产生嗔恨之心,反而一再帮助他。即便是提婆达多最后因犯五逆重罪而堕入地狱,佛陀依然感念他在过去世前曾帮助过自己,并在《法华经》中为其授记,说提婆达多在地狱果报结束后,将来会成就佛道,佛号“天王如来”。
这就是佛陀的宽容与忍辱情怀。
明代高僧憨山大师曾作《醒世咏》一偈,其中写道: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
“忍辱柔和”被他尊为为人处世的妙方,足以见出宽容忍辱的重要性。这同样是在告诫我们,要学会宽容,懂得忍辱。
在工作与生活中,我们若能多一分宽容,便会少一分纠结;
若能多一分忍辱,便会少一分烦恼。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只有学会宽容,懂得忍辱,
我们的生活才会风平浪静,少些许狂风暴雨。